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罗宗器回福建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两人交往的细节,同时展现了罗宗器的为官风范和个人魅力。
前两句写两人在东林寺赏月的往事,用"布被藤床"这种朴素的生活场景,表现他们清雅脱俗的交往。"客梦清"三字既指当时清幽的环境,也暗含对友人清廉品格的肯定。
中间四句集中赞美罗宗器的政绩和才华。说他处理政务时认真复查考核("徵覆考"),写的诗文常获好评;既能提出利民的政策建议("便民方略"),又在幕府中展现出独特风采。这些描写让读者看到一个既能务实理政,又具文人雅趣的官员形象。
最后两句转到送别场景,用"来鹤亭"这个友人修建的休憩之所作为切入点。以"春色早""百花明"这样明媚的春光景象,既实写离别时节,又暗喻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锦袍归映"的描写,更是将友人衣锦还乡的荣耀与春日百花的光彩相互映衬,使送别的惆怅转化为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共赏明月)、工作场景(审查政绩)和特殊地点(来鹤亭),把对友人的欣赏之情表达得真挚自然。没有夸张的赞美,却在平淡叙述中让一个德才兼备的地方官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