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次吕叔泰南城怀古
故垒空如堵。杳无踪、朝台暮榭,燕歌赵舞。为问人间繁华梦,几度邯郸炊黍。只燕子、春来秋去。太液句陈何由辨,似咸阳、一炬成焦土。兴与废,竟谁主。满川芳草迷烟雨。怅平生、楚骚心事,更堪羁旅。野水芙蓉香寂寞,犹似当年怨女。长啸罢、中天凝伫。沧海桑田寻常事,附冥鸿、便欲飘飘举。回首后,又千古。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古城遗址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人生感慨,充满历史沧桑感和个人羁旅情怀。
上片写古城衰败景象:废弃的城墙空荡荡,昔日歌舞繁华的亭台楼阁已无踪迹。作者用"邯郸炊黍"的典故(传说有人梦中经历荣华富贵,醒来发现黄粱饭还没煮熟),质问人间的繁华不过是一场短暂的梦。就连年年往返的燕子,也认不出这里曾是皇宫禁苑。曾经的辉煌就像项羽火烧阿房宫一样,转眼化为焦土。历史的兴衰究竟由谁主宰?这一问充满哲思。
下片转入个人抒情:烟雨朦胧中芳草萋萋,勾起了作者漂泊在外的愁绪。野水中寂寞开放的荷花,仿佛含怨的古代宫女。他长啸驻足,看透沧海桑田的变迁,渴望像大雁一样超脱尘世。但最后回望历史长河,个人的感慨也不过是千古轮回中的一瞬。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历史兴亡与个人命运交织:古城遗址是历史的见证者,而作者的羁旅愁思又与历史人物隔空呼应。最后"附冥鸿"的飘逸想象与"千古"的苍茫感形成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在永恒的时间面前,无论是王朝霸业还是个人情怀,都显得那么渺小却又那么珍贵。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