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感怀

年来心绪倩谁知,一病经旬睡起迟。
难释离怀因忆母,重温旧学试规儿。
愁中偏易逢佳节,梦里差能得好诗。
听尽廉织终日雨,又堪墙外柳丝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病中过春天的中年人,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孩子的教导,在雨天里的复杂心情。

开头"年来心绪倩谁知"像是叹气——这一年的心事能跟谁说呢?"一病经旬睡起迟"直接交代背景:已经病了好多天,每天都醒得很晚。这两句瞬间让我们看到一位卧病在床、心事重重的诗人。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内心: "难释离怀因忆母"写他放不下对去世(或远隔)母亲的思念;"重温旧学试规儿"写他强打精神,用自己小时候学过的知识来教育孩子。这两句形成巧妙对比——一边是怀念母亲,一边是教育下一代,就像生命的接力。

"愁中偏易逢佳节"带着无奈:越愁的时候偏偏过节,更显得孤单;"梦里差能得好诗"很有趣,说只有在梦里才能写出好诗句,醒来反而写不好,说明现实中的烦闷连创作都影响了。

最后两句把情绪融入景物:听了一整天淅淅沥沥的雨声,抬头又看见墙外柳条轻摆。这"廉织"的雨和"丝丝"的柳,用纺织的细密形容雨和柳条,既写出春天景色的柔美,又暗喻愁绪的绵长不断。特别是"又堪"二字,带着"怎么又来了"的轻微抱怨,把病中人对重复单调生活的不耐烦表现得细腻动人。

全诗妙在把病痛、思亲、教子、写诗这些日常琐事,与春天的雨和柳丝自然融合,让人看到一个中年文人在病榻上的真实状态——身体虚弱却心思细腻,生活困顿却依然保持着诗人的敏感。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在平凡困境中依然闪烁的文人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