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六十四首 其十九

烈士伤心古道旁,一生曾未值孙阳。
却看老骥还千里,正负盐车上太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英雄故事,用老马拉盐车的画面道尽人间辛酸。

前两句说:一位壮志未酬的豪杰站在荒凉的古道边伤心,因为他这辈子都没遇到伯乐(孙阳是古代相马大师,代指识才之人)。就像一匹千里马,明明有日行千里的本事,却从来没人发现它的价值。

后两句画面感极强:你看那匹衰老的千里马,明明该在沙场驰骋,现在却喘着粗气拉着沉重的盐车,在陡峭的太行山路上艰难爬行。这个对比太扎心了——本该建功立业的才能,正在被生活重担一点点消磨。

诗人用"老骥(老马)"比喻人才,用"盐车"比喻现实的重压,"太行山"象征人生困境。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正"字,就像电影定格镜头,让我们眼睁睁看着才华被埋没的残酷现实。

这诗之所以动人,因为它道破了古今怀才不遇者的共同心声:多少人空有一身本领,却像那匹老马一样,在生活的重压下蹉跎岁月。但诗中老马即使拉车仍保有千里之能,又暗示着真正的才华永远不会消失。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