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前志别

罪躯幸得主恩全,饯酒萧条转授鞭。
奄普滩平鱼阵浅,句离天阔雁行偏。
不辞马骨埋边雪,敢惜牛衣卧塞烟。
今日玉关无外内,临歧握手莫潸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赦免的官员在边关与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忠诚。

首联"罪躯幸得主恩全,饯酒萧条转授鞭":诗人说自己是有罪之身,幸运地得到君主的宽恕保全了性命。送别的酒席很冷清,友人将马鞭递给他,暗示即将启程。这里透露出诗人曾经犯错但被赦免的背景,以及离别时的凄凉氛围。

颔联"奄普滩平鱼阵浅,句离天阔雁行偏":描写边关的自然景象。前句写浅滩上鱼群游动的样子,后句写大雁在广阔天空排成斜行的队列。这两句用鱼和雁的自由自在,反衬诗人身不由己的处境。

颈联"不辞马骨埋边雪,敢惜牛衣卧塞烟":表达诗人的决心。前句说不怕战马死在边关的雪地里,后句说不吝惜穿着粗布衣在边塞的烽烟中生活。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甘愿为国戍边的牺牲精神。

尾联"今日玉关无外内,临歧握手莫潸然":诗人安慰友人说,如今边关内外都是一家了,在岔路口握手告别时不要流泪。这里既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也暗含对国家统一的欣慰。

全诗通过边关景物与离别场景的交织,展现了一个戴罪之人在获得赦免后,依然忠心报国、不计个人得失的形象。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大义的坚守,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用鱼雁、马骨、牛衣等具体意象,让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可感,读来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