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蝉

芳台坐独移,嘒嘒落高枝。
乍听声犹涩,孤吟响故迟。
羁栖惊节序,多病托恩私。
莫漫伤留滞,人生亦有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高台上独坐,听到蝉鸣时的所思所感,通过蝉声引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主人公独自坐在高台上,位置不断变换("移"可能是移动座位,也可能是光影移动),这时听到蝉在高枝上鸣叫。"嘒嘒"是形容蝉鸣声的拟声词。

中间四句由蝉及人:刚开始听时觉得蝉声还有些生涩,独自鸣叫时声音也显得迟缓。这其实是在借蝉说人——就像蝉要等待合适的时节才能放声鸣叫一样,人生也有不得志的时候。主人公漂泊在外("羁栖"),因为生病只能依靠别人的照顾("托恩私"),这些都让他感到时光飞逝、人生无常。

最后两句是自我宽慰:不要过分伤感于眼前的困境,因为人生就像蝉鸣一样,总有属于自己的时机。蝉要等待夏天才能鸣叫,人也要等待合适的机遇。

全诗妙在借蝉说人,把人生比作蝉的生命周期。蝉要等待合适的季节才能鸣叫,人也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施展抱负。诗人用这个简单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坦然态度,告诉我们要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时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