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歌舞艺人的命运,以及繁华背后的悲凉。
前两句说:自古以来,歌舞艺人看似风光,但快乐到极点时往往遭遇不幸("幽沈"指沉寂、消失)。就像山中的鬼魅没有影子,他们的存在也容易被遗忘,只有春天的鸟儿还在唱着好听的歌。
中间两句用典故:唐玄宗的梨园(皇家乐团)如今空空荡荡,南朝陈后主写的《玉树后庭花》这种奢靡乐曲也荒废了。这两个例子都在说,再盛大的娱乐最终都会消散。
最后两句最有画面感:在烟雾缭绕的藤萝丛外,隐约传来一首曲子。这让人既为音乐之美感动,又为艺人悲惨的命运感到心痛。诗人用"悲乐心"这个矛盾的说法,点出了艺术带来的快乐和痛苦总是相伴相生。
全诗像一部快放的纪录片:先展示艺人光鲜的舞台,再快进到人去楼空的凄凉,最后定格在某个不知名艺人孤独演奏的剪影。它提醒我们:所有热闹终将散场,但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依然值得被记住和叹息。
释永颐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