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落尽有感二首

姮娥收去广寒秋,太息花中无此流。
花品已高香更绝,却缘韵胜得清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桂花凋谢的惋惜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第一句"姮娥收去广寒秋"用神话传说开头,说月宫仙子把秋天收走了,暗示桂花季节结束。这里的"广寒"指月宫,给人清冷高雅的感觉。

第二句"太息花中无此流"直接抒发感叹:在百花中再也找不到像桂花这样的花了。一个"太息"(深深叹息)道出无限留恋。

后两句解释为什么桂花特别珍贵:"花品已高香更绝"说它品格高尚,香气独特;"却缘韵胜得清愁"点出正是这份超凡脱俗的气质,反而带来淡淡的忧伤。"韵胜"指超越寻常的韵味,"清愁"不是沉重的悲伤,而是一种带着诗意的淡淡怅惘。

全诗最妙的是把桂花凋零这个自然现象,升华成对高尚品质的礼赞。诗人没有直接写桂花如何美丽,而是通过"再无此流""韵胜"等评价,让读者自己想象桂花的独特魅力。最后用"清愁"收尾,给全诗蒙上一层含蓄优美的感伤色彩,让人回味无穷。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