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二绝和高希远韵

晴窗如暝树云遮,红紫成埃减陌车。
不信春归无绾击,尚存一架木香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首句“晴窗如暝树云遮”写的是:本该明亮的窗户,因为树木和云层的遮挡,显得昏暗。这里用“晴窗”和“暝”对比,暗示春天虽在,但已不如之前明媚。

第二句“红紫成埃减陌车”进一步描写春色凋零:原本鲜艳的红花紫花已经凋谢,化作尘土,路上的车马也少了,说明人们不再像盛春时那样外出赏花游玩。

第三句“不信春归无绾击”是诗人的感慨:他不愿相信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仿佛没有人挽留或阻拦它。这里的“绾击”可以理解为“挽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

最后一句“尚存一架木香花”是整首诗的亮点:虽然大部分春花已谢,但还有一架木香花依然绽放,仿佛在倔强地证明春天并未完全离去。这一句既是对春光的最后留恋,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力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末的凋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但最后一句又给人希望,说明即使繁华将尽,仍有美好存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对时光流逝的共鸣。

萧炎

萧炎,字宽夫,号葛坡,三山(今福建福州)人(《诗苑众芳》)。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