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庚申)
郁蒸变炎景,雨意含烦暄。
初若霰着枝,须臾如倾盆。
恒旸亦已病,蓄此非朝昏。
梧桐翻旱叶,兰蕙活微根。
望久足慰怀,迎凉敞窗轩。
中伏未及秋,于物犹殷繁。
冻蝇遂敛翼,湿蚁随流奔。
鸟飞压云重,夕明知月昏。
人事无兼遂,漠然惟寒温。
初若霰着枝,须臾如倾盆。
恒旸亦已病,蓄此非朝昏。
梧桐翻旱叶,兰蕙活微根。
望久足慰怀,迎凉敞窗轩。
中伏未及秋,于物犹殷繁。
冻蝇遂敛翼,湿蚁随流奔。
鸟飞压云重,夕明知月昏。
人事无兼遂,漠然惟寒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暴雨前后的景象和感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暴雨来临的过程:闷热的天气突然转成暴雨,一开始像雪粒打在树枝上,转眼间就变成倾盆大雨。"郁蒸"和"烦暄"这两个词把闷热难耐的感觉写得很到位。
中间部分写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长期干旱让人发愁,这场雨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停的。梧桐树的枯叶被雨水打翻,兰花干枯的根须也因雨水重获生机。诗人望着这场期盼已久的雨,心情舒畅,打开窗户享受凉意。
后面用动物反应来衬托雨势:苍蝇冻得收起了翅膀,蚂蚁被雨水冲得四处逃窜,鸟儿在厚重的乌云下低飞,傍晚的天空因为下雨显得格外昏暗。这些细节描写让雨景更加鲜活。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感叹人生难有两全其美的事,此刻只关心天气的冷暖变化。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雨景特写镜头,从天气变化写到植物动物,再写到人的感受,层次分明,观察细致。诗人没有刻意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准刻画,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夏日暴雨带来的清凉与生机,以及面对自然变化时那种既欣喜又淡然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