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终于实现三年前与朋友约定,一起游览西华山的经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随性自在、不拘泥于古今的态度。
首句“三载约游西华山,兴来今日始跻攀”直接点明了这次游山的背景:三年前就约好了,但直到今天才真正成行。这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期待终于实现的喜悦。
接下来,“参差树影青云上,远近泉声白石间”描绘了山中的景色:树木的影子在青天白云下错落有致,泉水的声音从远处的白石间传来。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
“韩愈有诗题玉井,陈抟无室鍊金丹”则引入了两位历史人物:韩愈和陈抟。韩愈曾在玉井题诗,陈抟则是道教中著名的炼丹仙人。作者提到他们,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示了自己在游览时对古人足迹的追寻。
最后两句“我来何用论今古,落日肩舆共醉还”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他并不在意古今的对比,只是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夕阳西下,他和朋友们乘着肩舆,带着醉意归去,显得非常惬意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游山的满足和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它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受世俗束缚的悠然心境。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