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纪南城郢都故址,遥望熊家冢楚王陵封土堆,环临地下车马阵发掘坑

寰间泉下孰真假,事死如生竟抛舍。
朱辀金軎吹寒灰,礼弛六驾龙为马。
兆吉王霸楚江萍,鲁叟犹称幸获也。
窥器问鼎西徙东,郁郁宗周求诸野。
湘云荆树列王行,辚辚旌旆千驷者。
歃盟攻伐诸侯师,一鼓披靡钩戟下。
蹄灭颅枯烽燧息,朽烂竹书功大写。
君不见,蓬窠刺棘纪南原,犁断绳文半陶瓦。
成王败寇编春秋,君飨鼎斝氓充鲊。
盗尽崇陵椁室空,声聒归乌颓日哑。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楚国古都纪南城的遗址和楚王陵的发掘现场,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沧桑。

开篇用"泉下孰真假"引发思考:地下出土的文物和史书记载,哪个更真实?古人"事死如生"的厚葬习俗,如今只剩"朱辀金軎"(豪华车马)化作了尘土。这里用"吹寒灰"的意象,生动表现了繁华落尽的凄凉。

中间部分通过"楚江萍""鲁叟"等典故,暗示楚国虽曾称霸却最终衰落。用"窥器问鼎"的典故,暗喻楚王对周王朝的野心。"湘云荆树"到"钩戟下"几句,用战车千乘、旌旗招展的画面,再现楚国当年的军事实力,但最终都湮灭在历史中。

最后回到现实场景:纪南城遗址上长满荆棘,农民犁地时翻出的陶瓦碎片,默默诉说着历史。"成王败寇"点明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而普通百姓就像"充鲊"(腌制的鱼)一样被牺牲。结尾"盗尽崇陵"与"归乌颓日"形成强烈对比,昔日辉煌的楚王陵被盗空,只剩乌鸦在夕阳中聒噪,暗示再强大的王朝也逃不过时间洗礼。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人用"寒灰""陶瓦""颓日"等意象,营造出苍凉的历史感,提醒世人:再辉煌的功业终将化为尘土,唯有历史教训值得铭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