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初冬时节在白云洞饮酒赏景的快乐场景,充满自然野趣和文人雅兴。
前两句写景:寒冷的原野上,云彩像被剪碎的裙摆一样零散,山洞四壁的松树影子透过雕花窗户映进来。这里用"云裾"比喻浮云,既形象又带着诗意。
中间四句写游玩之乐:罗汉岩仿佛能吞没众人的谈笑声(狮子吼比喻谈笑),烟霞洞似乎吸走了他们写的诗文。大家对着瀑布放声高歌,伴着晚霞吟诗作赋。"步虚"指道教的诵经声,暗示环境清幽如仙境。
最后两句写尽兴而归:举起冰凉的酒壶对着北斗星畅饮,然后挥笔题诗留念。"碧纱厨"指精美的题诗屏风,暗示要把这美好时刻记录下来。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吞""吸"),把山洞写得活灵活现。通过"飞瀑""流霞"等意象,把普通的聚会写得仙气飘飘,展现了文人纵情山水、诗酒风流的雅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