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春山椎鼓雀舌细,石涧垂丝鱼肉丰。
异时相逐许馀地,杖藜自号田家翁。
有年无累反观处,水天云尽涵秋空。
虽然出处有义命,必欲长往非人同。
校书千古窜讹谬,日长閒御瀛洲风,故园且付烟云笼。
落笔成诗今几卷,洗我烦襟求副本。
异时相逐许馀地,杖藜自号田家翁。
有年无累反观处,水天云尽涵秋空。
虽然出处有义命,必欲长往非人同。
校书千古窜讹谬,日长閒御瀛洲风,故园且付烟云笼。
落笔成诗今几卷,洗我烦襟求副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田园生活的闲适画面,同时透露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下面用简单的话逐层解析:
1. 田园生活的惬意(前四句) - 春天山间传来打鼓声,茶树上嫩芽像雀舌般细小,溪水边垂钓收获肥美的鱼——用"雀舌""鱼肉"这些具体事物,让人仿佛看到鲜活的乡村场景。 - 诗人说未来要在这里自由生活,拄着藜杖自称"田家翁",像老农民一样逍遥自在。
2. 超脱的心境(中间四句) - "有年无累"指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抬头看秋日晴空与水天相接,云彩散尽——这个画面象征内心烦恼一扫而空。 - 虽然明白人生选择要顺应命运("出处有义命"),但诗人仍坚持自己的隐居选择,不愿随波逐流。
3. 文人的精神追求(后五句) - 校勘古籍、吹着仙山般的清风,把故乡托付给缥缈的云烟——这些描写展现文人雅趣,把读书治学比作神仙般的生活。 - 最后说写诗是为了洗涤烦恼,希望能找到知音("求副本"指寻求共鸣),透露孤独中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全诗亮点: - 用"雀舌""垂丝"等生活化比喻,让田园画面生动可感 - 通过"秋空""云烟"等开阔意象,表现豁达心境 - 在闲适表面下藏着坚持自我的倔强,比如"必欲长往非人同"这句,就像在说"就算你们不理解,我也要这样活"
本质上,这是首"生活选择宣言",诗人用美景和雅趣包装了一个深刻主题:当世俗期待与内心向往冲突时,选择忠于自己需要勇气,但能换来精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