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由泻水桥至齐山

两堤垂杨尽凋残,风透颓垣面面寒。
只有鸬鹚能适意,莽随新水上沙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的萧瑟景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寂寥中暗藏生机的意境。

前两句写的是衰败之景:河堤两边的杨柳都枯萎了,冷风穿过残破的围墙,每个角度都透着寒意。这里用"尽凋残""面面寒"强化了冬日残留的萧条感,就像用广角镜头拍下了一片荒芜。

后两句笔锋一转,突然出现活泼的画面:只有鸬鹚(一种水鸟)自在快活,大胆地追随着新涨的春水在沙滩上嬉戏。"莽随"这个动作特别传神,把鸟儿不管不顾、随心所欲的憨态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对比艺术:用99%的篇幅渲染寒冷凋敝,却在最后用1%的生机打破沉闷。就像在黑白照片里突然出现一抹亮色,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读者瞬间感受到:虽然环境还很荒凉,但春天的生命力已经按捺不住了。那只莽撞的鸬鹚,其实就是最早感知到春意的"报春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