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参观岳飞祠堂时的感慨。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却被昏君奸臣害死,成为千古忠烈的象征。
第一句"南渡偏安国已亡"说的是南宋朝廷逃到江南苟且偷安,实际上国家已经名存实亡了。第二句"宫祠墓木尚苍苍"写岳飞祠堂和墓地周围的树木依然郁郁葱葱,暗示忠魂不灭。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普通人没有特别气节就难以留名,但埋葬忠魂的土地连草木都带着香气;湖山风雨仿佛还在为岳飞鸣不平,连路过砍柴放牧的百姓都感到凄凉。这些描写烘托出岳飞精神的伟大。
最后两句最动人:作者设想如果被金兵俘虏的徽钦二帝能活着回来(实际不可能),看到岳飞冤死,该有多少人会对着夕阳痛哭流涕啊!这个假设既表达了对岳飞的同情,也暗含了对昏君的讽刺。
全诗通过祠堂景物、自然意象和历史假设,把对岳飞的敬仰、对奸臣的愤恨、对昏君的失望都融入其中,语言朴实但感情深沉,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岳飞精神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