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传说故事,用生动画面和幽默笔触展现了道家始祖的智慧风采。
前两句"紫气东来压万山,老聃吐舌笑开颜"像电影特写镜头:祥瑞的紫气弥漫山间,须发皆白的老子调皮地吐着舌头开怀大笑。这里把严肃的圣人形象生活化,用"吐舌"这个接地气的动作,展现老子返璞归真、不拘礼法的性格,紫气祥云与顽童般的笑容形成有趣反差。
后两句"青牛车外天风阔,摇动当年函谷关"转入动态场景:老子乘坐的牛车仿佛带着开天辟地的气势,连坚固的函谷关都为之震动。这里的"天风"不是普通的风,而是象征道家思想的革新力量,"摇动"二字既写实又写意,暗喻老子思想对世人的震撼。
全诗妙在将道家玄理转化为可感的画面:用紫气祥云烘托圣人降临的征兆,用青牛缓行对比思想力量的磅礴,用函谷关的摇晃暗示旧秩序的动摇。最精彩的是把老子塑造成会吐舌头的可爱老头,打破了圣贤必庄严的刻板印象,恰恰暗合道家"大智若愚"的真谛。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