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玉钗风,鸾扇月。
閒过穿针时节。
笼画烛,待牵牛。
无人独上楼。
楼前路,孤帆暮。
又送去年人去。
将锦字,上金梭。
浅秋生曙河。

现代解析

这首《更漏子》描绘了一个女子在七夕夜的孤独与思念,用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她内心的寂寞。

上片写七夕夜的场景。"玉钗风,鸾扇月"用精致的首饰和团扇暗示女子的身份,她在微风中等待,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单。"穿针时节"点明七夕——古代女子乞巧的日子,本该热闹,她却"无人独上楼",独自面对烛光,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牵牛星(暗指心上人)。

下片转向更深的孤寂。"楼前路,孤帆暮"用孤帆和暮色强化孤独感,"去年人去"说明离别已久。她想织锦写信("锦字"是古代女子寄情的书信),但只能把思念织进布匹("金梭"指织布机),直到天边泛起曙光("曙河"指银河在黎明时的微光),暗示她彻夜未眠。

全诗妙在把七夕的传统元素(穿针、牵牛星、织布)都转化成孤独的符号:别人的乞巧佳节,成了她的相思煎熬。最后"浅秋生曙河"的黎明景象,既点出时间流逝,又让银河这个七夕的象征变得清冷,暗示她的等待如同渐渐消散的星光,美丽而徒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