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阡杂感五首 其五

一门四兄弟,去住难自主。
丙舍幸已成,神伤对床雨(时润木乞假未得)。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兄弟分离的无奈与伤感。

前两句"一门四兄弟,去住难自主"直接点明主题:一家四个兄弟,却连最基本的团聚都难以实现。"去住"二字既指兄弟各自谋生的去向,也暗含生死离别的沉重。这种身不由己的处境,是古代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后两句更具体地描写现状:虽然给父母准备的墓室(丙舍)已经建好,但兄弟们却无法团聚守孝。"对床雨"化用典故,指兄弟夜雨对床、促膝长谈的温馨场景,如今只能"神伤",凸显了现实的残酷。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更添心酸:润木(可能是兄弟之一)连请假回乡都得不到批准。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封普通的家书,却通过"幸已成"与"神伤"的对比,把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和现实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平实中见真情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亲人离散的痛苦,以及古代人在忠孝难全时的挣扎。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