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感事三首 其三

剑胆琴心雀可罗,沈郎腰细粉偏多。
空拳屡抵铜墙壁,白骨常充玉貌娥。
办报开门谁梦见,临朝称制例经过。
又听厝价春江涨,五省今春旱不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讽刺的笔调,描绘了社会现实的荒诞与残酷。

前两句"剑胆琴心雀可罗,沈郎腰细粉偏多"用反差强烈的意象开篇:看似英勇的"剑胆"和风雅的"琴心",实际连麻雀都抓不住(形容虚有其表);而"沈郎"(可能指权贵)腰肢纤细、涂脂抹粉(暗指矫揉造作),暗示社会上充斥着虚伪做派。

中间四句直接揭露社会黑暗面:"空拳打铜墙"比喻普通人对抗体制的徒劳,"白骨充玉娥"暗指用百姓性命堆砌虚假繁荣。"办报开门"和"临朝称制"讽刺统治者表面开放实则专制的把戏,说这些套路都是"例行公事"。

最后两句转向民生疾苦:房价如春江暴涨("厝价"即房价),五省大旱却无人问津("不波"指没有救济的波澜),形成贫富悬殊的尖锐对比。

全诗像一幅社会讽刺画:上层粉饰太平,底层水深火热。诗人用"铜墙玉娥"等鲜明意象,把抽象的社会矛盾变得可视可感,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包含对虚伪权贵的辛辣嘲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