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行呈陈宰
秋尽黄云涨南亩,修我囷仓筑场圃。
不堪雨脚如县麻,坐见禾头欲生耳。
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
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
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获。
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
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
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不堪雨脚如县麻,坐见禾头欲生耳。
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
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
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获。
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
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
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收时节农村的欢乐景象,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好天气的感激。全诗语言朴实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秋收前的困境:田里稻谷成熟(黄云涨南亩),农民修粮仓、整场地准备收割,但连绵阴雨(雨脚如县麻)让稻穗发霉(禾头欲生耳),眼看要糟蹋收成。
中间八句出现转机:县令(令君)的诚心感动上天,北风吹散乌云(天风),太阳出来(扶桑红),乌鸦欢叫,全村忙着收割。人们喝着瓦盆里的米酒(白酒),悠闲地哼着山歌(樵歌),赶着黑牛(乌犍)干活,一片欢腾。
最后四句写外来户(有客携家)也来定居,老农们拄着拐杖笑着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年景,只怕县令(双凫指代官员)很快要被朝廷召回了。这里既表现农民知足常乐,又暗含对清官的不舍。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黄云"比稻田、"雨脚如麻"比雨密、"禾头生耳"比发霉,形象好懂
2. 通过天气转变展现苦尽甘来,县令求晴成功体现官民同心
3. 收割、喝酒、唱歌等细节充满生活质感
4. 结尾老农对话既幽默又温暖,展现淳朴民风
本质上是一首赞美风调雨顺、官民和谐的田园赞歌,能让现代人感受到古代农民最朴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