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吉州试院重阳节时,应冯子良先生邀请所作的和诗。诗中充满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地方文化传承的自豪感。
首联"节义文章夙所崇,此邦教泽溯流风"表达了作者对忠孝节义和优秀文章的推崇,认为当地的教育风气可以追溯到古代先贤的影响。就像我们今天说"这个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一样。
颔联提到两位历史名人:欧阳修和文天祥。用"秋声谁赋欧阳子"暗指欧阳修的《秋声赋》,"正气犹存信国公"则指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两句是说当地还保留着这些先贤的精神遗产,就像我们今天说"这里还传承着古人的精神"。
颈联"赖有汝南精月旦,定知冀北快群空"用了两个典故。"汝南月旦"指东汉许劭兄弟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故事,这里比喻冯子良先生善于识人;"冀北群空"是韩愈用来比喻伯乐相马的故事,意思是优秀人才都被选拔出来了。这两句是在称赞冯子良先生慧眼识才。
尾联"丹黄偶暇挥吟笔,馀勇争誇矍铄翁"描写冯先生虽然工作繁忙(丹黄指批改文章),但抽空写诗,展现出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矍铄翁"指精神矍铄的老人,就像我们今天说"这位老先生真是老当益壮"。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冯子良先生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诗中用典虽多,但都服务于赞美当地文化底蕴和冯先生这两个主题,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