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述怀(1943年) 其六

频年羁旅怅天涯,极目荒凉何处家。
千里风尘音信隔,三更涕泪梦魂赊。
王孙去后春非昔,燕子来时日已斜。
破壁残垣谁理葺,阶前野草尽生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多年的人,站在破败的家门前,内心充满孤独和感伤。

开头两句直接点出主题:这些年一直在外漂泊,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找不到归属。站在家门口放眼望去,只有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哪里还有家的样子?

中间四句用具体场景描写孤独:和亲人相隔千里,音信全无,只能在深夜独自流泪,连梦里都难以相见。这里用了两个典故,"王孙"暗指离家的游子,"燕子"反衬物是人非——当年燕子筑巢时家里还其乐融融,如今燕子归来却只见夕阳西下的凄凉。

最后两句以景结情:破败的房屋无人修缮,台阶前的野草却开得茂盛。这个对比特别扎心——连野草都比这个"家"更有生机,暗示这个家已经名存实亡了。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近乡情更怯"的矛盾心理:明明站在家门口,却比漂泊时更觉孤独。诗人用破屋、野草、夕阳这些日常景物,把这种无家可归的痛楚写得特别真实,让每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