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同玉珊作
鹫峰炫天奇,兹寺静自匿。
万竹阑俗驾,一莲峙仙菂。
曲折行百盘,精蓝窈未觌。
云光自离合,泉语互喧寂。
俯视脚底寒,芬陀雨四滴。
梯霞到绝顶,古坛枕巉壁。
瑶空下青鸾,招之适无笛。
浩荡见无垠,清啸未敢砉。
茫茫海如杯,磊磊星可摘。
忽悟斯境高,本自前山历。
从来妙理封,纡境须冥觅。
矫首吟天风,苍莽意何极。
万竹阑俗驾,一莲峙仙菂。
曲折行百盘,精蓝窈未觌。
云光自离合,泉语互喧寂。
俯视脚底寒,芬陀雨四滴。
梯霞到绝顶,古坛枕巉壁。
瑶空下青鸾,招之适无笛。
浩荡见无垠,清啸未敢砉。
茫茫海如杯,磊磊星可摘。
忽悟斯境高,本自前山历。
从来妙理封,纡境须冥觅。
矫首吟天风,苍莽意何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登高望远的经历,充满了奇幻色彩和人生感悟。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神秘山寺的发现
开篇用"鹫峰炫天奇"形容山峰像展翅的雄鹰直插云霄,而山中的寺庙却安静隐蔽。诗人穿过竹林("万竹阑俗驾"),看到莲花般的山峰("一莲峙仙菂"),经过曲折山路才找到这座藏在云雾中的古寺。这里用"泉语互喧寂"的巧妙对比,写泉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2. 登顶的震撼体验
登上绝顶后,景象豁然开朗:脚下云海翻腾("俯视脚底寒"),仿佛能触摸星辰("磊磊星可摘")。"茫茫海如杯"的比喻尤为精妙,把浩瀚大海比作小小茶杯,突出山顶视野的开阔。
3. 顿悟人生哲理
最后诗人突然明白:眼前壮丽景色("斯境高")其实来自之前艰苦攀登("前山历")。这就像生活中,重要收获往往需要经历曲折过程。结尾"矫首吟天风"展现诗人面对苍茫天地时的豪迈情怀。
全诗妙在将登山过程写成一场心灵之旅:从寻找隐秘寺庙,到征服高峰后的视野开阔,最终领悟到"美好结果需要艰辛过程"的道理。诗中"云光自离合""泉语互喧寂"等句子,用自然景物生动传达了这种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