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花

孤花深有怨,匿叶向墙低。
色瘦辞人赏,烟明畏鸟啼。
静香思酒酽,髫岁与春齐。
嫩夕风多峭,谁来慰尔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孤独的小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它的脆弱与哀愁。

诗中的小花藏在叶子后面,低着头不愿被人看见,就像一个有委屈却不敢说出口的孩子。它颜色暗淡,害怕被人观赏;在明亮的晨雾中,连鸟儿的叫声都让它感到恐惧。这里用"色瘦"形容花色不鲜艳,暗示小花缺乏自信。

诗人进一步用嗅觉和回忆来丰富画面。小花静静地散发着香气,让人联想到浓烈的酒香,这种对比突出了小花的含蓄内敛。"髫岁与春齐"用小女孩的童年比喻早春时光,暗示小花虽然年幼却已饱经风霜。

最后两句写傍晚凉风刺骨,小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无人安慰。一个"嫩"字点出小花的稚嫩,与"风多峭"形成强烈对比,强化了孤独无助的感觉。

全诗通过拟人手法,将小花写得活灵活现。诗人表面上写花,实则可能寄托了自己的孤独心境,或是借花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文字简洁却情感丰富,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细腻的忧伤。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