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戴竹堂五章
竹堂之作,爰究爰度。
百堵皆兴,其究安宅。(一章)
竹堂之成,刻桷丹楹。
爰居爰处,既安且宁。(二章)
竹堂之深,青青子衿。
且以喜乐,鼓瑟鼓琴。(三章)
竹堂之幽,以遨以游。
寿考维祺,良士休休。(四章)
从以孙子,本支百世。
明明在天,用锡尔祉(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九)。(五章)
百堵皆兴,其究安宅。(一章)
竹堂之成,刻桷丹楹。
爰居爰处,既安且宁。(二章)
竹堂之深,青青子衿。
且以喜乐,鼓瑟鼓琴。(三章)
竹堂之幽,以遨以游。
寿考维祺,良士休休。(四章)
从以孙子,本支百世。
明明在天,用锡尔祉(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九)。(五章)
现代解析
这首《寿戴竹堂五章》是一首赞美竹堂建筑、祝福主人的诗歌,用五段递进式描写,展现了从建造到使用的完整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美好祝愿。
第一章讲竹堂的建造过程。"百堵皆兴"指围墙高高筑起,"安宅"二字点明这不仅是房子,更是让人心安的家。通过建筑细节传递出踏实安稳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描写落成后的竹堂。雕花的椽子("刻桷")、朱红的柱子("丹楹")这些细节,既展现建筑精美,更透露出主人对生活的讲究。"安且宁"三字道出居住的舒适感。
第三章转向人文气息。"青青子衿"借学子衣领代指读书人,琴瑟和鸣的画面让静态的建筑顿时充满书卷声与欢笑声,展现文人雅集的热闹场景。
第四章升华到精神享受。"以遨以游"形容在此自由徜徉的惬意,"寿考维祺"直接祝福主人长寿吉祥,"良士休休"夸赞主人是悠然自得的贤士,将物质享受提升到精神境界。
第五章将祝福延伸到家族传承。"从以孙子"带出子孙满堂的愿景,"本支百世"祈愿家族昌盛百年。结尾"明明在天"的比喻,把福泽比作阳光普照,使全诗在神圣的祝福中达到高潮。
全诗像一组逐渐拉远的镜头:从砖瓦木材的建造特写,推移到琴瑟和鸣的中景,最后定格在家族绵延的远景。用具体可感的建筑细节,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既有物质满足,又有精神追求,更有血脉传承,层层递进中完成对"家"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