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练湖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湖光山色与内心思绪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与向往的矛盾心境。
首联"行行何处慰吟观,负郭平湖万顷宽"写诗人漫步湖边,眼前是开阔的湖面,城市依偎在湖畔。这里的"万顷宽"不仅写实,更暗喻诗人渴望心灵的自由。
颔联"两寺钟声烟外听,六朝山色镜中看"用听觉和视觉的对比,营造出空灵意境。远处的钟声穿过薄雾传来,六朝古都的山色倒映在如镜的湖面上,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融。
颈联"难追鸥鹭朋俦密,颇怪鱼龙窟宅寒"转入抒情。诗人羡慕鸥鹭的自由,却难以融入它们;又觉得湖底的鱼龙世界太过冷清。这里用自然景物反衬出诗人既向往超脱,又无法完全割舍尘世的矛盾。
尾联"请濯尘缨自兹始,为辞云水向长安"是点睛之笔。诗人决定在此洗去尘俗,但最终目的却是前往长安(象征仕途)。这种"以退为进"的心理,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追求:既向往山水之乐,又难舍功名之念。
全诗以练湖为镜,既照见自然之美,又映出内心波澜。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将眼前景、耳边声与心中情巧妙结合,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微妙心境。特别是最后两句,把这种矛盾心理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令人回味。
顾松年
顾松年,字公茂,一字伯茂,丹阳(今属江苏)人。与蔡放、刘翔同称一代名士。《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光绪《丹阳县志》卷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