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竹滩鲥鱼歌示梁新谢天申黄文
我闻甘竹滩,在昔本盗巢。三忠窃因之,思以延小朝。
其时赪尾愁,探丸惊周遭。清流无恬鳞,时物避腥涛。
太平踰百年,沧波亦逍遥。何况彼萑苻,有不化乐郊。
牧人梦繁殖,笙诗奏丰饶。相望海目山,比屋皆渔舠。
下滩与上滩,肥瘠各分曹。谁言风物异,颇不下金焦。
罛师乘急艇,来逐九江潮。为我细指语,其口中樱桃。
粉颊斯已劣,铁颊不待嘲。其要在护鳞,比之珍青瑶。
三眠杨柳枝,穿以入吾庖。烹之宜苦笋,下之宜新醪。
脍之尤绝佳,蝉翼轻云飘。乃知四腮鲈,未若兹堪豪。
老夫久病惫,染指破寂寥。以侑益智粽,爱其多芳膏。
诸生正格物,登堂纷诹咨。是鱼名氏多,五雅未尽釐。
在古本曰鯦,周公曾记之。在今或曰鰽,集韵足补遗。
唯鰽至以春,而鲥与夏期。一物分二候,变化成差池。
别字曰当冱,郭公笺可稽。又或但曰鲥,偏旁亦依希。
鄞人呼曰箭,方言更诡奇。在粤曰三鯠,其通为三鯬。
是亦见旧经,埤苍误为魾。自此更逆流,不越铜鼓西。
老夫一笑粲,洽闻良足资。惟是审名物,奚事细碎为。
由来磊落人,屑屑非所宜。溯侬年少时,虫鱼亦纷披。
近欲比罗硕,远将跨陆玑。年来百不能,冥心已嫌迟。
但当食蛤蜊,馀事安所知。遥望甘竹滩,罨网挂晴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的一首关于甘竹滩鲥鱼的美食赞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幽默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从历史到美食的转变
诗人开头先讲甘竹滩过去是盗贼窝,后来变成太平渔村。就像我们现在说"某地以前乱糟糟,现在成了美食街"一样,用对比突出现在的好日子。特别有趣的是说鱼儿们现在都"逍遥"了,连水草(萑苻)都变成了快乐老家。
2. 鲥鱼的美味描写
诗人像个美食博主一样详细介绍鲥鱼:
- 捕捉场景:渔民驾快艇追着潮水捕鱼
- 吃法攻略:鱼脸肉像樱桃,鱼鳞要像保护宝石般珍惜
- 最佳食谱:配苦笋、配新酒,做生鱼片要切得像蝉翼般薄
- 凡尔赛发言:说著名的四腮鲈鱼都比不上这鲥鱼
3. 关于鱼名的趣味讨论
中间有一段像科普短视频,列举鲥鱼的各种别名:
- 古代叫"鯦",记载在《周礼》里
- 现在有叫"鰽"的(春天上市的叫鰽,夏天上市的叫鲥)
- 各地方言叫法不同:宁波人叫"箭鱼",广东人叫"三鯠"
诗人最后幽默地说:搞这么清楚干嘛?我们吃货只管好吃就行!
4. 诗人的人生态度
结尾诗人自嘲:
- 年轻时喜欢钻研学问,想超越古代博物学家
- 现在老了觉得"百无一用",不如专心吃蛤蜊(其实是说享受当下)
- 最后画面很美:望着阳光下的渔网,像挂在天边的彩虹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 把一条鱼写得像明星一样精彩
- 学术考据和美食体验无缝切换
- 透着"认真生活"的智慧:既懂美食之道,又不过分较真
就像现在既会查米其林指南,又能在路边摊获得快乐的美食家,这种生活态度特别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