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台

万里征衫洗瘴尘,边沙漠漠起寒云。
桥回野店孤灯出,夜静空山脱叶闻。
十八台空号卧虎,两三户冷走惊麇。
侍臣咫尺依天仗,豹尾前头万马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苍凉画卷,读来仿佛能感受到大漠的寒风和戍边将士的孤寂。

前两句"万里征衫洗瘴尘,边沙漠漠起寒云"像电影开场:战士的衣衫沾满万里征尘,边塞沙漠上寒云低垂。一个"洗"字巧妙点出将士们长途跋涉的艰辛,"漠漠"二字则让读者仿佛看到无边无际的荒凉景象。

中间四句是特写镜头:曲折的桥边,野店孤灯在黑暗中格外醒目;寂静的夜里,落叶飘零的声音清晰可闻。十八台这个军事要塞如今空荡荡的,只剩下"卧虎"的威名;零星几户人家冷清得连麋鹿都惊慌逃窜。这些画面形成强烈对比——曾经的军事要地,如今只剩萧条。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近在咫尺的侍臣们依仗着天子的仪仗,豹尾旗前是万马奔腾的雄壮军容。这里突然从荒凉切换到威严,暗示着虽然边塞艰苦,但将士们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威。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通过"孤灯""落叶""空城""惊鹿"这些细节,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边塞的苍凉,又在结尾用"万马军"的磅礴气势,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豪迈气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饱含着对戍边将士的敬意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