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红兰并头

胭脂漫说涴倾城,信有红颜九畹生。
并倚风前初日丽,相携泽畔晚霞明。
罗裙染就湘娥泪,蔓草啼残杜宇声。
幽抱不堪渔父问,江潭元避武陵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并蒂红兰的美丽形象,同时暗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隐逸情怀的追求。

前四句用鲜艳的色彩勾勒红兰的动人姿态:首句说红兰的美胜过胭脂妆点的美人,第二句用"九畹"(屈原种兰的典故)暗示其高贵出身。三四句通过"初日""晚霞"的光影变化,展现红兰在晨昏不同时刻相依相偎的温馨画面。

后四句转入深层寓意:五六句借用湘妃泪(舜帝妃子的传说)和杜鹃啼血(古蜀帝的典故)的意象,给红兰染上哀婉色彩。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像这红兰一样,不愿被世俗(渔父代表俗世)打扰,向往着桃花源(武陵)式的隐居生活。

全诗妙在将植物拟人化,红兰既是自然景物,又象征着一对品格高洁的隐士。通过朝暮光影、神话传说等多重意象的叠加,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委婉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的人生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