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蓉赴滇访溪洛渡水电站夜宿三坪营地
载得蜀山青,联车向溪洛。
生凉松月高,炫紫岭云薄。
一水出西南,千秋感寥落。
岂无璀璨心,但少光明脚。
澹荡空余情,劣顽时见恶。
恰逢皇禹招,便作苍冥跃。
驭电行八荒,施霖润阡陌。
已知黎庶艰,自守升平约。
其奈世间人,临流只相索。
翻思上古音,按谱多成错。
开济尚能任,沉浮安可托?
曾闻先哲言:万物主有各。
顺取神或予,逆收鬼难诺。
慎持天地衡,毋夺儿孙乐。
秉此对沧江,分甘宜小勺。
生凉松月高,炫紫岭云薄。
一水出西南,千秋感寥落。
岂无璀璨心,但少光明脚。
澹荡空余情,劣顽时见恶。
恰逢皇禹招,便作苍冥跃。
驭电行八荒,施霖润阡陌。
已知黎庶艰,自守升平约。
其奈世间人,临流只相索。
翻思上古音,按谱多成错。
开济尚能任,沉浮安可托?
曾闻先哲言:万物主有各。
顺取神或予,逆收鬼难诺。
慎持天地衡,毋夺儿孙乐。
秉此对沧江,分甘宜小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从成都去云南探访溪洛渡水电站的见闻和感悟。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8句)写旅途风光。用"蜀山青""松月高""岭云薄"描绘出西南山区清幽的夜景,通过"一水出西南"引出对溪洛渡的描写,用"千秋感寥落"表达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感慨。
第二部分(中间12句)写水电站的功用。用神话典故"皇禹招""苍冥跃"形容水电站像大禹治水般驯服江河,通过"驭电行八荒""施霖润阡陌"展现水电带来的光明和灌溉效益。"已知黎庶艰"等句体现建设者心系百姓的情怀。
第三部分(最后12句)写环保思考。批评人们"临流只相索"的功利态度,用"上古音""先哲言"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出"慎持天地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后以"分甘宜小勺"的比喻倡导适度开发。
全诗将现代水电工程与传统文化智慧相结合,既有"松月""岭云"的古典意境,又有"驭电""施霖"的现代气息,通过对比古今开发自然的方式,传递出"既要发展也要环保"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