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下村酬神

古洞号仙源,乐鸡犬庆桑麻,欢迎老叟黄童,信是琅环真福地;
良辰逢亚岁,吹葭丝添刺线,曲谱阳春白雪,又听玉笛按梅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乡村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举行酬神庆典的热闹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

上联写的是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村民的欢乐:
"古洞号仙源"用夸张手法说这个村子像神仙住的地方,洞口可能挂着"仙源"的牌子。"乐鸡犬庆桑麻"用鸡鸣狗叫和桑麻丰收展现农家乐景象。"欢迎老叟黄童"写老人小孩都来参加,说明活动老少皆宜。"琅环真福地"再次强调这里就像传说中的仙境福地。

下联转到庆典当天的热闹场面:
"良辰逢亚岁"点明时间在冬至节气前后。"吹葭丝添刺线"用芦苇灰测节气、妇女做针线两个细节,暗示季节变化和民俗活动。"曲谱阳春白雪"写演奏高雅乐曲,"玉笛按梅花"又转到笛子吹奏《梅花落》的通俗曲调,展现雅俗共赏的文艺表演。

全诗通过"桃花-鸡犬-老人小孩-冬至-音乐"这些接地气的意象,把乡村酬神活动写得活灵活现。诗人用"仙源""福地"等词把普通乡村美化,又用"阳春白雪"和"梅花落"的对比,展现乡村文化既质朴又不失雅致的特点。最妙的是全篇不用一个"神"字,却通过村民的欢乐场景,自然传达出酬神庆典的喜庆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