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长城关楼

边帅高登百尺楼,遥天极目迥消愁。
穹庐远向西番徙,烽火无劳内地忧。
四野牛羊随处牧,千家禾参满场收。
喜看安阜叨清宴,醉倚黄花插白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防将领在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和平安乐的喜悦之情。

开头两句写将领登上高楼远眺,辽阔的天空让他心中的忧愁一扫而空。这里用"百尺楼"形容关楼之高,"遥天极目"展现视野之开阔,暗示将领胸怀宽广。

中间四句是登楼所见:远处的游牧民族帐篷向西迁移,边境没有战事,内地无需担忧;原野上牛羊自由放牧,农田里庄稼丰收在望。这些画面通过"穹庐"(帐篷)、"烽火"(战争信号)、"牛羊"、"禾参"(庄稼)等典型意象,生动展现了和平时期边境的繁荣景象。

最后两句写将领参加重阳宴会的欢乐场景:他高兴地看到百姓安居乐业,醉醺醺地头插菊花庆祝节日。"叨清宴"指参加宴会,"黄花"即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白头"既写实又暗示将领年事已高却仍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将边境和平、百姓富足的景象娓娓道来,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诗中不见刀光剑影,只有牧歌田园,这种反战思想在当时尤为可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