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淮望龟山塔

几共浮图管送迎,今朝喜见不胜情。
如何抖得红尘去,且挽清淮濯我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临淮河边眺望龟山塔时的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情感。

前两句"几共浮图管送迎,今朝喜见不胜情"写的是作者与龟山塔的缘分。意思是:多少次和这座佛塔一起迎来送往(可能指在此送别或迎接亲友),今天又见到它,心里充满欢喜。这里的"浮图"就是佛塔,"不胜情"表示感情难以抑制。

后两句"如何抖得红尘去,且挽清淮濯我缨"表达了想要摆脱世俗烦恼的愿望。意思是:怎样才能抖落这一身红尘俗世的牵绊呢?不如就用这清澈的淮河水来洗洗我的帽缨吧。"濯缨"这个动作暗含了古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典故,表示要保持高洁的品格。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日常所见之景(塔、河水)寄托深刻的人生感悟
2. "抖红尘"这个动作既形象又新颖,把抽象的烦恼写得活灵活现
3. 最后选择用河水洗帽缨而不是洗脸或洗手,显得既风雅又含蓄,展现了文人特有的表达方式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要隐居"或"我厌倦世俗",而是通过望塔、洗缨这些具体动作,委婉地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