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纪泽联
抱痛实无涯,论缔交廿载,我最情深缟带,谊切绨裘,方期先天下而忧,庭训亲承,何难父作令公,子亦宰相;
奇才今有几,看使辙五洲,谁不竹箭弛弓,葡萄盟酒,况重以古人之学,艺能夙擅,奚止语通北狄,书辨南蛮。
奇才今有几,看使辙五洲,谁不竹箭弛弓,葡萄盟酒,况重以古人之学,艺能夙擅,奚止语通北狄,书辨南蛮。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外交家曾纪泽的作品,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对逝者才华的赞叹。
上联(前半部分)从作者与逝者的交情切入:
1. "抱痛实无涯"直白表达失去挚友的无尽悲痛。
2. 用"缟带"(白衣带,表纯洁友谊)、"绨裘"(厚皮衣,喻深厚交情)两个生活化的比喻,说明二十年来肝胆相照的情谊。
3. 特别提到逝者继承父亲曾国藩(令公)的报国志向,本有望父子同创功业,暗含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
下联(后半部分)重点赞美逝者的外交才能:
1. 以"奇才"总领,用"竹箭弛弓"(化解战争)、"葡萄盟酒"(外交宴饮)等具象场景,展现其周旋列国的外交智慧。
2. 通过"语通北狄,书辨南蛮"的对比,突出他精通多国语言的特长(曾纪泽确能用外语谈判),这种能力在当时极为罕见。
3. 最后将外交才能与传统文化修养并提,塑造出一个兼具传统学识与现代视野的精英形象。
全联最动人的是两种情感的融合:既有"我最情深"的个人悲痛,又有"先天下而忧"的家国情怀;既赞其"艺能夙擅"的硬实力,又敬其"古人之学"的软修养。通过日常事物比喻(衣带、皮袄、竹箭、葡萄)和东西方文化符号(北狄/南蛮)的混用,让传统挽联焕发出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