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一位已故长辈(杨善父)的怀念和赞美。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淡泊名利、安享晚年的老人形象。
前两句"家临晋水客燕山,晚际明时逝不还"说的是:这位老人老家在山西晋水边,后来客居在燕山一带(今北京附近),在政治清明的晚年时光里安详离世。"逝不还"三个字透露出淡淡的哀思。
后两句"乡里到今谈旧德,一生高致乐萧閒"是重点:直到现在,乡亲们还在传颂老人的美德。他这一生追求高雅,最快乐的事就是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乐萧閒"三个字特别传神,描绘出一个不慕荣华、知足常乐的智者形象。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地理变迁(晋水→燕山)就概括了老人一生轨迹
2. "谈旧德"说明老人确实品德高尚,经得起时间考验
3. 最后点出"清闲自在"才是人生真谛,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也很有启发
就像我们现在怀念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说他"与世无争,活得通透"一样,这首诗用古典的方式表达了这种朴素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