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魏源王柏心李杭诸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 其五

尚多奇特士,遗佚竟何如?
岂尽关时命,还相劝读书。
大材无梓杞,矜式有璠玙。
使我归耕想,扪心弗弃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几位刚考上进士的朋友的寄语,核心思想是鼓励读书人保持初心、坚持学习。

前两句用反问句开头:"世上还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被埋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暗示科举考试存在偶然性,不是所有人才都能被发现。但作者马上转折说:这不全是命运的安排,关键还是要坚持读书学习——这是全诗的核心观点。

中间两句用比喻说理:像梓树、杞树这样的优质木材(比喻大才)确实罕见,但美玉(比喻品德)永远值得珍视。这里提醒朋友:考中进士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保持读书人的品格。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自我反思:看到朋友们的成就,自己也萌生归隐耕读的念头,但摸着良心说,还是不能放弃积累学问。这既是对朋友的期许,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讲了三层道理:1)考试成败有偶然性 2)坚持读书比功名更重要 3)做人要像美玉般保持高洁品格。这种既有祝贺又有劝诫的写法,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清醒的人生智慧。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