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十六

准夷当日恣侵渔,骑马人来直造庐。
穷户仅开三尺窦,至今依旧小门闾。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边疆百姓在异族侵略下的苦难生活。

前两句写侵略者的嚣张——"准夷"(指准噶尔部)当年肆意掠夺,骑兵横冲直撞,直接闯进百姓家里。一个"恣"字写出侵略者的肆无忌惮,"直造庐"(直接冲进房屋)更显出百姓的无助。

后两句聚焦百姓的凄惨——穷人只能开个三尺高的小门("窦"就是小洞),这种屈辱的防御方式,直到今天还保留着。诗人通过"三尺窦"这个细节,既写出百姓的贫穷,也暗示他们长期活在恐惧中,连大门都不敢修。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比侵略者的猖狂和百姓的卑微,让读者感受到边疆人民的血泪史。门闾虽小,却是历史的见证,藏着说不尽的辛酸。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