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官吏在春天来临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首联“朝来惭愧又逢春,总把官身换客身”写诗人清晨醒来,看到春天又至,感到惭愧——因为他总是忙于公务,无法真正享受春光,仿佛把自己从自由人变成了忙碌的官吏。
颔联“堤柳未归新气象,窗梅犹带旧精神”用柳树和梅花作对比:堤岸的柳树还没完全展现春意,而窗边的梅花却依然带着去年的坚韧。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虽然春天来了,但他的生活依旧沉闷,只有内心还保留着一点旧日的志趣。
颈联“村居牢落谁沽我,吏醉清闲却笑人”写他的孤独和自嘲:住在冷清的乡村,没人理会他;而其他醉醺醺的官吏过着清闲日子,反而笑话他太认真。这一联透露出他对官场敷衍风气的无奈。
尾联“打叠故书排日去,一樽随意踏芳尘”是诗人的自我调节:他整理旧书,安排日子,打算喝点酒,随意去郊外踏青。这表现了他试图在琐碎生活中寻找一点诗意和自由。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实,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有对自然春光的向往,展现了普通人在现实与理想间的挣扎和自得其乐的心态。
朱南杰
朱南杰,宋诗人。丹徒(今属江苏)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进士(明万历《丹徒县志》卷三)。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年)为海盐澉浦监酒。官满,摄华亭事。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年)知溧水县,次年,改知清流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其诗多叙事理,质朴无文。有《学吟》一卷。事见集中有关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