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子规鸟(杜鹃)在夜晚的动人画面,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飞到一枝上,须啼三五声"像电影特写镜头:小鸟刚落在树枝,立刻发出几声清脆啼叫。"须"字用得巧妙,让人感觉小鸟一落脚就迫不及待要唱歌,充满灵动的生命力。
后两句"烟中犹彷佛,月下最分明"把镜头拉远:月色朦胧中,薄雾缭绕的树林里,小鸟的身影若隐若现,但它的啼声在静谧的月光下却格外清晰。这里用视觉的模糊(烟中)和听觉的清晰(月下)形成对比,让读者仿佛置身那个朦胧而空灵的月夜。
全诗短短20字,却通过动静结合(飞落与啼叫)、明暗对比(月色与烟雾)、虚实相生(模糊的身影与清晰的啼声),营造出一个空灵悠远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透过对自然瞬间的精准捕捉,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腻体悟,以及物我两忘的禅意心境。
林昉
林昉,字景初,号石田,粤(今广东)人。曾为释英《句云集》作序。宋亡不仕。与汪元量有交(《湖山类稿》卷一《客感和林石田》、卷四《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有《石田别稿》,已佚。今录诗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