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突破重重阻碍、勇往直前的场景,充满力量感和决心。
第一句"当门一脉透长安"用大门和通往长安的道路作比喻,暗示前方有一条直达目标的路径。"透"字用得巧妙,既表示穿透阻碍,又暗含这条路清晰可见。
第二句"游子空嗟行路难"写出行路人的感叹。"空嗟"二字说明这种感叹是徒劳的,暗示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后两句是全诗高潮。"不是人前誇俏措"直白地说:这不是为了在人前炫耀。最后"金锤击碎万重关"用金锤这个强有力的意象,展现以坚定决心破除所有障碍的气势。"万重关"极言困难之多,而"击碎"则显示出毫不畏惧的态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人告诉我们:面对阻碍,不要只是感叹,而要用实际行动去突破。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放在今天依然能给人力量。诗中金锤的比喻尤其生动,让抽象的决心变得具体可感。
释法全
释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号无庵,俗姓陈,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先从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说法于宜黄之台山,移白杨西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岩寺,后主湖州道场。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