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化妆后的动人姿态,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她的美丽与魅力。
前两句写女子画完眉毛后自己都感到惊艳——"宫样妆成忽自惊",用深绿色的螺黛加深眉色后,眉毛更加清晰动人。"剩添螺绿转分明"中的"螺绿"指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这里通过"自惊"的意外感,侧面突出妆容的成功。
中间四句用一连串经典比喻展现眉形的美:先用"平铺秋水"形容眉毛如平静的秋水般清澈秀丽,再用"淡抹春山"说眉形像远山一样柔美。"颦学西施"用西施捧心的典故,说女子皱眉时别有风韵;"妩怜京兆"则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暗示这妆容惹人怜爱。这些历史典故的化用,既展示了文化底蕴,又让描写更生动。
最后两句突发奇想:提醒女子不要轻易对着弯月展示这美丽的眉毛,否则连嫦娥都会嫉妒。这种夸张的想象,既幽默又强化了女子眉妆的绝美效果。
全诗通过"自惊-展示-联想"的结构,将化妆这个日常场景写得妙趣横生。用"秋水""春山"等自然意象比喻眉毛,既形象又清新;穿插西施、张敞等典故,让简单的画眉动作有了文化厚度;结尾的嫦娥妒忌更是神来之笔,让整首诗在惊叹中收尾,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