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对月放歌
落日已远烟云残,三两星宿森芒寒。
顷之月出庭南端,醉卧短檐天地宽。
咫尺不疑星汉远,放眼那觉关山难。
玉京金阙隔何许,狂吟惊绝难攀缘。
黄帝乘龙所蹋路,微茫陡绝一发悬。
葛许之徒可诧异,白昼直上携飞仙。
沈想此事心如颠,使我竟夕不得终欢颜。
洗盏更酌酒,荡涤万古愁。
寂莫此形骸,昔人无良谋。
尧舜之名如浮沤,秋风蔓草萦荒丘,歌终渺渺增繁忧。
顷之月出庭南端,醉卧短檐天地宽。
咫尺不疑星汉远,放眼那觉关山难。
玉京金阙隔何许,狂吟惊绝难攀缘。
黄帝乘龙所蹋路,微茫陡绝一发悬。
葛许之徒可诧异,白昼直上携飞仙。
沈想此事心如颠,使我竟夕不得终欢颜。
洗盏更酌酒,荡涤万古愁。
寂莫此形骸,昔人无良谋。
尧舜之名如浮沤,秋风蔓草萦荒丘,歌终渺渺增繁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醉汉在月夜下的狂想,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深沉的感慨。
开头四句写景:太阳落山后,烟云散乱,几颗星星冷冷地挂在天上。很快月亮从南边升起,诗人醉倒在屋檐下,感觉天地无比开阔。这里用简单的自然景象,营造出空旷寂寥的夜晚氛围。
中间八句是诗人的幻想:醉眼朦胧中,他觉得银河近在咫尺,关山也不显得遥远。他想象天宫仙阙其实并不远,但凡人难以到达。提到黄帝乘龙飞升的传说,以及葛洪、许逊这些道教仙人白日飞升的故事,越想越激动,连酒都喝不痛快了。这部分充满奇幻色彩,展现了醉酒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最后六句转为感慨:诗人继续喝酒,想借酒消愁。他觉得人生短暂,身体终将腐朽,连尧舜这样的圣贤名声也像水泡一样虚幻,最终都会化为荒丘蔓草。歌声结束,反而增添了更多忧愁。这里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功名虚无的认知。
全诗在结构上从写景到幻想,最后回归现实感慨,展现了醉酒状态下思绪的跳跃。诗人用夸张的想象(如"咫尺星汉")和对比手法(如"天地宽"与"形骸寂寞"),表达了追求自由却又无法摆脱现实束缚的矛盾心理,以及看透名利却又难以真正超脱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