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幽默轻松的笔调,借屈原(三闾大夫)爱花草的典故,写出了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天然亲近。
前两句像是朋友间的玩笑话:“要是屈原见到你(荔枝),肯定特别喜欢,会写诗把你夸上天”。这里用“芳辞艳绝伦”双关,既指荔枝的香甜诱人,又暗指屈原华丽的文笔。
后两句更调皮:“他白天采菊花,晚上采兰花,说到底,这位大诗人骨子里就是个‘好色之徒’啊!” 这里的“好色”并非贬义,而是说屈原对自然之美有着炽热的爱,诗人用这种反差感制造笑点——把严肃的爱国诗人,说成痴迷花草的“吃货”,顿时让荔枝也显得可爱起来。
全诗妙在把荔枝拟人化,通过屈原爱花草的典故,既赞美了荔枝的诱人,又透露出文人雅士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读来清新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