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十二月二十八日大雪,登黄鹤楼,简筠圃中丞及鼎圃学使 其三
龙公手熟倍精神(自注:今年第三雪矣。),一色迷漫望不真。
界画屋山开粉本⑴,堆成岩壑失鳞皴。
两京赋就应霏雪(自注:谓筠圃中丞。),八咏才高正赏春(自注:谓鼎甫)。
⑵可惜良辰都不管,凭教白战属羁人。
界画屋山开粉本⑴,堆成岩壑失鳞皴。
两京赋就应霏雪(自注:谓筠圃中丞。),八咏才高正赏春(自注:谓鼎甫)。
⑵可惜良辰都不管,凭教白战属羁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雪后的壮丽景象,同时融入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羁旅孤独的感慨。
前四句写雪景:老天爷(龙公)手法娴熟地降下大雪(今年第三次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看不清景物。积雪覆盖的房屋像画了白线的山水画,山石原有的纹理也被雪抹平了。这里用"界画""粉本"等绘画术语,把雪景比作一幅水墨画,既形象又雅致。
后四句转向抒情:先借典故夸赞两位友人——"两京赋"暗指筠圃中丞文采好,"八咏"说鼎甫学使才情高。最后笔锋一转:可惜这美景无人共赏,只能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独自赏雪。结尾"白战"用苏轼"雪中白战"的典故,暗含孤独之感。
全诗妙在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既用新颖比喻(如把雪比作画师)展现雪景之美,又通过对比(友人雅兴与自己孤寂)流露真情。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良辰美景奈何天"的遗憾,让壮丽的雪景反衬出更深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