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曾国荃(晚清湘军名将)的作品,用四个分句通过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与悲痛。
上联(前两句): 先夸曾国荃的功绩像阳光照亮江南("江左"指江东),恩德惠及山西百姓,他的成就在天地间("两间")赫赫有名。后一句将他比作三国诸葛亮("武乡侯"),说他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下联(后两句): "父坐春风"暗指作者父亲曾受曾国荃教诲(如沐春风),"我沾时雨"说自己像禾苗沾到及时雨般受其恩惠。最后借东汉徐孺子吊丧典故(徐孺子曾带一束青草祭奠恩师),表达自己如同徐孺子般悲痛欲绝。
亮点: 1. 双线并进:既赞颂逝者功业(社会贡献),又写私人恩情(个人交集) 2. 巧妙用典:用诸葛亮比能力,徐孺子比哀思,历史人物让情感更厚重 3. 画面感强:"春风""时雨""青草"等意象让抽象感情变得可感
全联短短34字,既有家国大义,又含个人真情,堪称传统挽联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