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姜彦翁秀才

科举恩沾乡贡榜,学校例贡诸生员。
多岐取士从润色,百骸受蠹争夤缘。
穷巷授徒缺养母,普天为吏横索钱。
妙年立身在择术,老生常谈无弃捐。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古代读书人的困境和选择,核心思想是:在腐败的选拔制度下,年轻人该如何守住底线。

前四句像揭黑幕:
1. 科举看似公平,其实暗箱操作很多("多岐取士从润色"就像现在说的"走后门")
2. 官场像被虫蛀的木头,人人都在钻营攀关系("百骸受蠹"这个比喻很形象)

中间两句是血泪控诉:
- 穷书生开私塾养不活老母亲
- 当个小官就要被层层勒索("横索钱"说得特别直白)

最后两句是过来人的忠告:
虽然"选择大于努力"这种话很老套("老生常谈"),但年轻人一定要在人生岔路口选对路。这里的"择术"不是教人耍手段,而是强调在黑暗环境中也要坚持正直的活法。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虫蛀木头""到处要钱"这种生活化比喻,让现代人也能感同身受
2. 不说教而是用对比手法:前六句写现实多黑暗,最后两句突然转向光明,形成强烈反差
3. 结尾那句"老话别不当回事",就像家里长辈的唠叨,特别有温度

本质上这是首古代版的"职场生存指南",告诉年轻人:社会再黑,你的选择永远在自己手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