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即事 其十

野涨平溪已断桥,悔将辛苦上岧峣。
朝来雨断才堪厉,依旧绿杨山径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懊悔和无奈,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实景:野外溪水暴涨淹没了小桥,诗人后悔自己千辛万苦爬上高山("岧峣"指高峻的山)。这里用"断桥"和"辛苦"两个细节,生动表现了旅途的艰难。

后两句写转机与失望:早晨雨停了本可以继续赶路("厉"是行走的意思),但抬眼望去,绿杨掩映的山路依然漫长遥远。"依旧"二字透露出诗人的疲惫和失落,明明天气转好,但前路依然艰辛。

全诗通过"溪涨断桥-冒雨登山-雨停路遥"三个场景,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旅人面对自然阻隔时的心理变化。最妙的是用"绿杨"这个本该代表生机的意象反衬路途遥远,形成强烈反差。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具体景物和动作("悔将""朝来""望")让读者感受到那份疲惫与无奈,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