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初春夜雨(辛巳一月初六(2001-1-29))

透影晶帘渲玉纹,篆烟碧缕染霜雰。
有心冷雨催花骨,无力东风扶柳身。
方入梦,又销魂,微凉小院浅灯昏。
西窗听罢丁香泪,始觉今宵无月痕。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初春雨夜的细腻画面,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忧伤和静谧的美感。

上阕用"晶帘""玉纹"形容雨滴在窗上折射的光影,像水晶帘子透出玉石的纹路;"篆烟碧缕"写香炉里盘旋的青烟与寒气交融,画面既精致又朦胧。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冷雨像在催促花朵快点生长,而柔弱的东风却扶不起柳条——这种矛盾的张力,暗示春天刚来时万物挣扎苏醒的状态。

下阕转入人的感受。"方入梦,又销魂"六个字道出辗转难眠的心绪,微凉的小院和昏暗的灯光烘托出孤寂。最后点题:听着雨打丁香的声音(古人常将丁香与愁绪关联),才意识到今夜没有月光——这个发现看似平常,实则巧妙。没有直说惆怅,但通过"无月痕"的缺失感,让读者自然体会到主人公若有所失的心情。

全词像用文字织就的工笔画,将雨声、烟气、灯光等元素有机组合,既有"冷雨催花"的灵动,又有"浅灯昏"的含蓄,最终落在"无月痕"的留白处,给人余韵悠长的想象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