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游片羽

略如陶岘载三舟,随璧和珠互唱酬。
眼底神州尚荆棘,可能五岳梦相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文人雅士携珍宝泛舟游玩、吟诗作和的闲适场景,实则暗含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前两句用"陶岘"(唐代隐士)的典故,描绘文人带着美玉珠宝乘船出游、互相酬唱的画面,显得风雅惬意。但后两句笔锋一转,直指现实——眼前的国家仍处于混乱("荆棘"象征战乱或社会动荡),诗人不禁质问:在这种形势下,怎么可能安心实现游历五岳的梦想呢?

全诗妙在对比手法:用前两句的逍遥反衬后两句的沉重,纸醉金迷的享乐与满目疮痍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最后"可能"二字用反问语气,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暗含知识分子在乱世中进退两难的无奈。这种"乐景写哀"的写法,比直接诉苦更有冲击力,让读者在想象华丽游船的画面后,突然被拉回残酷现实,更能体会诗人的忧国之情。

0